发展历程与成就 - 公司从1929年全国第一批红色信用合作社起步,历经1951年福建省首家信用社成立、2005年省联社组建,实现资产规模26倍增长、存款19倍增长、贷款17倍增长,服务客户超3000万户[1][2] - 二十年来构建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形成"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特色模式,派出6000多名金融助理员覆盖全省67家行社,实现金融服务"村村通"[4][15] - 当前资产规模、发展速度与效益位居全国农信系统前列,涉农贷款余额4748.65亿元占市场份额20%,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755.7亿元占比52.77%[15] 红色基因与普惠金融 - 传承1929年闽西红色信用合作社"背包银行"精神,在竹岭村实现100%农户建档、50%贷款覆盖率,贷款余额达2000万元[3] - 通过"福林贷""乡村振兴贷"等特色产品建立多层次普惠金融体系,营业网点1902个占全省银行业1/3,实现乡镇全覆盖[14][15] - 三明农商银行创新绿色金融模式,开发福农e林平台整合林业数据,发放17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绿得玺农业[11][12] 数字化转型与改革 - 古田农信社依托省联社科技平台推出"福菇数经贷",以食用菌产业"数字大脑"数据为授信依据[6] - 省联社建立集中化科技服务平台,实施"小法人,大系统"战略,科技能力达国内同业先进水平[7] - 推进"数字化、精细化、特色化、差异化"四维改革,规划"智赋百景"行动强化数字能力建设[9][10] 乡村振兴实践 - 立足茶叶、食用菌、海产品等特色产业,在古田县支持银耳产业占全国产量90%,打造"产供销"全链条数字化服务[6] - 连江鲍鱼养殖、长汀果蔬种植、晋江工厂车间、武夷山茶业等场景均获得专项金融支持[11] - 连续5年获福建省乡村振兴考核"优秀",涉林贷款市场份额近30%,形成政银村企农融合长效机制[13][15]
廿载改革创新路, 筑梦山海振兴图——福建农信联社成立20周年发展纪实
证券日报·2025-07-27 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