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战略核心观点 - 中国能源安全状况敏感但不脆弱,综合自给率达85%[7][16] - 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54%,产量占全球40%(40亿吨/80亿吨)[3] - 可再生能源装机全球领先:光伏10亿千瓦(占全球40%)、风电5.5亿千瓦(占全球45%)[4] - 石油对外依存度72%,天然气43%,但通过七年计划实现原油产量从1.89亿吨增至2.13亿吨(2018-2024)[6][7] - 构建四大油气战略通道(中亚/中俄/中缅/海上LNG)实现进口多元化[10][11] 能源结构演变 - 煤炭占比从2000年70%降至2024年54%,可再生能源每年替代1个百分点(相当于4200万吨石油/年)[16][18] - 石油消费预计2025-2030年达峰,天然气消费2035-2040年达峰[40] - 新能源设备制造占全球70%,但关键矿产(锂/钴/镍)依赖进口[13] 全球化布局 - 中石油在35国运营88个油气项目,形成国内外一体化双循环[10][41] - 全球油气市场供应过剩,沙特阿美将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作为50年战略[9] - 中美能源关系呈"错位竞争",传统能源合作大于冲突[35][36] 技术路径 - 化石能源通过碳捕捉技术实现净零排放[38] - 风光发电+储能构成第二条发展路径,但储能技术仍需突破[38] - 石油工业率先改革开放,1993年即启动海外投资[21] 地缘政治影响 - 霍尔木兹海峡封锁可能性低,伊朗缺乏能力与意愿承担后果[32][33] - 俄乌/巴以冲突影响欧亚能源通道(占全球55%石油/60%天然气产量)[3] - 能源合作项目周期长达10-20年,需国家层面长期推进[24]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293期:地缘政治安全与中国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