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未来智造局|WAIC会场直击:具身智能有了“烟火气” 大模型奔向规模化应用季

行业概览 - 上海AI产业规模显著增长,截至一季度规上企业达394家,产业营收超1180亿元同比增长29%,利润总额增长65%,人才总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形成企业、规模、人才"三个倍增"格局[1]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超800家企业参展,展示超40款大模型、50款AI终端、60款智能机器人及上百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新品[1] - 大模型行业经历"百模大战"后进入新阶段,基础大模型研发集中在阿里、抖音、腾讯等互联网大厂及智谱、Minimax、阶跃星辰等创业公司[6] 人形机器人技术 - 人形机器人成为国际科技竞争热点,国内企业展示多项创新:智元机器人远征A2展示书法、击鼓、舞龙等传统文化技能[2] - 银河通用机器人搭载VLA大模型实现随机货品抓取,复旦大学团队通过"视触"方案完成对果冻、豆腐等柔软物体的精准抓取[2] - "青龙"机器人基于600万真机数据和2.8B操作大模型实现自动化物料分拣,预计年底完成2500万整机数据积累,可满足核电、汽车等复杂工业场景需求[3] - "天工Ultra"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首次亮相,曾获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3] - 赛博格机器人推出中国首款重载机器人Cyborg-R01,机身减重62.5%同时实现单机20千克负载、故障率低于0.1%[3] AI终端产品 - 智能眼镜厂商XREAL、Halliday、Rokid、李未可展示新品,阿里巴巴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集成通义千问大模型及多种应用场景功能,预计10月上市[4] 大模型应用 - DeepSeek以同性能模型5%-10%的成本大幅降低大模型应用门槛[5] - 阶跃星辰发布新一代基础大模型Step 3,覆盖语音、视觉理解、图像编辑等多模态领域[6] - 蓝想数科开发医疗智能体,在预检分诊场景提升30%效率,已在上海三甲医院试点[7] - 华东师范大学研发金融智能体"AI Jason",30秒生成信贷报告并应用于农业银行审批环节[7] - 合合信息展示AI图像处理技术,可对3.85米×1.71米的《坤舆万国全图》进行高清扫描和无痕拼接[7] 创新应用场景 - 创伴科技开发AI内容创作工具,通过训练使AI贴近用户个人写作风格[8][9] - JMuse晶睿者科技开发AI Agent提升生化材料制备效率,已积累垂类专家小模型和工作流程认知[9] - 音潮开发音乐大模型产品,实现"文生音乐""图生音乐"及多维度精细控制[9] - 其他创新包括脑机接口评估精神疾病、AI剧场平台生成虚拟环境24小时直播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