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产业变革与上海发展 - 人工智能技术正引发产业价值链重构并加速行业创新,政策指引与技术推动下将持续赋能产业端创造价值[1] - 上海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化前沿阵地,拥有强大科研实力和完整产业链结构,正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人才资源、产业生态等多方面支持[2] - 上海已实现人工智能创新企业、产业规模、人才数量"三个倍增",加快建设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5] 产业生态协同与服务平台 - 第一财经发布"1科创"生态服务平台,采用"MAGIC"五大场景分类(源动力、先手位、跨世代、创公司、未来城),实现内容标签化、项目结构化、用户场景化处理[16][17] - "1科创"将推出企业评价机制、评级工具、科创项目库等产品,服务产融对接、产城发展等生态项目[21] - 东浩兰生推出智能体Hi!WAIC超级志愿者,利用七年WAIC积累的数据资源提升服务能力,实现人工智能大会智能升级[22] 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图谱 - 多家机构联合发布《2025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图谱》,聚焦AI+医疗、制造、金融、教育等重点领域,构建上海特色产业应用体系[24] - 图谱开创"重点行业×应用场景×生态主体"全景式研究,厘清人工智能从基础研究到行业落地的全流程[24] - 图谱将破解产业生态不清晰、场景不聚焦、协作机制不完善等痛点,为政府、行业、企业提供实用指南[24] 行业应用与商业化潜力 - 大模型调用成本下降使各行业垂直大模型商业化潜力凸显,人工智能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趋势明显[29] - 人工智能在医药行业的应用可使药物研发周期缩短至3-6个月,全球监管政策正推动该领域发展[32] - 企业管理领域人工智能创新主要体现在运营、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生态模式及组织文化五个方面[35] 具体行业应用案例 - 交信北斗利用人工智能与北斗时空大数据解决交通领域安全问题,满足保险公司高质量数据需求[41] - 李未可科技研发重量40克以内的AI眼镜,打造可全天佩戴的智能助手,预计眼镜将经历类似手机的智能化进程[41] -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已提升诊疗效率,转化医学完全离不开AI技术,将带来诊疗决策和药物研发的全新变革[41] 资本市场与产品竞争力 - 科技行业护城河来自网络效应及用户粘性,爆款产品需持续迭代保持市场优势[42] - 人工智能是确定的风口行业,投资者需关注行业爆发时机[42] Z世代与人工智能未来 - Z世代对AI发展的想法将影响技术未来走向,他们正走上时代C位[43] - 未来智能汽车底盘将具备全方位保障能力,从"钢铁直男"变为"高智商暖男",托住安全、驾驶乐趣和用户体验[55]
“重构价值、激发产业新动能”——WAIC人工智能精英夜话璀璨启幕
第一财经·2025-07-27 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