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访德勤孙晓臻:抢占“AI+健康”制高点,寻找差异化生死时速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27 15:59

AI在医疗和制药领域的应用前景 - AI在医疗和制药领域的应用正从"技术概念"迅速转向"规模化落地",预计2025年中国AI医疗市场将突破200亿元,2030年突破100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3.2%,全球AI制药市场有望突破500亿美元[1] - AI在整合多组学、文献和数据库进行靶点发现方面大幅提升效率,缩短了"从概念到验证"的周期,并能帮助企业系统性地评估靶点成药性,优化资源配置[2] - AI在BIC分子的构建方面同样大有可为,通过建模靶点与候选分子的结合位点、动力学特征,可以发现更优的药效构型和给药方案[2] AI医疗和制药的市场规模与结构 - 全球"AI+医疗"市场正在迎来快速增长,预计年均复合增速将超过29%,市场规模已超过50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700亿美元[3] - 药物发现和医学影像是AI应用最重要的两个领域,合计占比超过50%[3] - AI医疗和制药行业未来三年的格局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概括:融合、精准、重构[3] AI医疗和制药的资本动向 - AI+医疗赛道虽受宏观调控影响而理性回归,但头部企业依然获得持续关注,例如英矽智能完成1.23亿美元的E轮融资,晶泰科技融资超过30亿元人民币[4] - 资本正从"早期炒作"转向"平台化能力与商业落地驱动"的投资逻辑[4] - AI正成为医疗和制药领域的增长引擎,但商业化仍需验证,项目应聚焦能创造临床与成本价值的落地方案[4] AI在医疗数据和应用中的角色 - 医院数据在帮助生命科学公司优化研发管线和临床开发策略方面非常有价值,可以加速临床开发进程[5] - 通用模型在大众健康管理方面有优势,垂直领域智能体则更加符合特定用途,如AIDD、AI影像诊断等[5] - 在中国,数字诊断和治疗方法仍需在利润方面进一步发展,未来应关注智能设备报销、商业保险和AI辅助诊断报销等业务模式[5] AI在药物研发中的影响 - AI确实在药物研发早期发挥了显著加速作用,尤其是在靶点识别和先导分子生成阶段[6] - AI将I期临床试验成功率从40%-65%提升至80%-90%,但监管对AI动态学习算法的冻结要求构成矛盾[6] - AI带来的"降本提速"优势让企业重新考虑管线策略,更"小而快"的策略正在兴起[7] AI制药平台的技术价值评估 - 药企在与AI平台合作或投资时,关注点已经从"能产出多少管线"转向"平台本身的学习能力与可持续产能"[8] - 量化AI平台技术护城河的标准包括:数据集广泛性、模型泛化能力、分子实际转化率和模块化能力[8] - 拥有闭环验证系统,如自建自动化实验平台,正在成为判断AI平台长期价值的重要指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