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面向“十五五”,钢铁行业如何节能降碳?
第一财经·2025-07-27 17:15

钢铁行业碳排放现状 - 钢铁行业碳排放总量占全国15%左右,是占比最高的制造业[1] - 行业处于减量发展与深度转型时期,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产品低端过剩、高端不足[1] - 节能降碳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1] 政策与监管方向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管理,实施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全流程管理[1] - 持续完善政策体系和市场化机制,强化能力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1] - 碳市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钢铁行业扩围面临数据基础薄弱、碳排放管理能力不足等难点[3] 行业转型重点工作 - 更高质量实现超低排放顺利收官[3] - 推动极致能效工程,助力企业节能降碳、降本增效[3] - 全面深入推进低碳转型工作[3] - 建议钢铁企业积极参与自愿减排市场,降低履约成本、科学配置碳资产[4] 行业改造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已有197家钢铁企业完成全流程或部分环节超低排放改造公示[4] - 全国6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3.5亿吨粗钢产能完成重点工程改造[4] - 上述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80%以上[4] 碳市场相关措施 - 全国碳市场允许重点排放单位每年使用不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5%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进行配额清缴抵销[4] - 要全面提升应对碳市场基础能力,强化钢铁企业数字化碳管理能力[3] - 切实稳步提升碳交易能力和水平,通过碳市场引导作用激励低碳技术发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