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600点关键时刻!最新研判
搜狐财经·2025-07-27 23:05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自2024年10月8日以来首次突破3600点,7月24日报收3605.73点,三大指数均创年内收盘新高 [1] - 市场热点百花齐放,包括AI、新消费、创新药、"反内卷"政策、"雅江"水电工程等 [1] 估值与风险收益比 - A股市场估值趋于合理但长期仍略偏低,股权风险溢价处于有利位置,股票资产相对债券更具吸引力 [2][16][17] - 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的滚动市盈率分别为13.5倍(近10年73%分位)、30.3倍(61%分位)、40.6倍(59%分位),整体处于历史中游偏上水平 [18] - 银行板块平均市净率0.7倍,股息率超4%,显著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17] 后市研判与风格展望 - 长期对A/H股走势保持乐观,短期需关注政策预期与基本面改善节奏 [20] - 风格上短期关注上游资源品、军工等主题轮动,长期战略性看好高分红板块及科技成长、高端制造 [20][22] - 居民存款规模超160万亿元,理财收益率走低,权益资产吸引力提升 [21] 行业与主题投资机会 - 高分红板块(银行、电力、电信)作为"压舱石",受益于低利率环境与防御属性 [30][32] - AI、TMT、机器人等科技成长板块符合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趋势 [30][32] - "反内卷"政策推动中游制造业、上游原材料行业盈利修复 [34] - 内需复苏领域(钢铁、水泥、白酒、医药)估值处于历史底部 [21][30] - 创新药、高端制造等新质生产力方向体现中国工程师红利优势 [34] 资产配置策略 - 增配权益资产是今年清晰策略,债券采取区间交易策略 [25][26] - "杠铃"式配置:高股息资产为底仓+高波成长资产提供进攻性 [25] - 黄金具备对冲不确定性功能,港股在流动性与估值方面有优势 [30] 投资者配置建议 - 保守型投资者可关注二级债基或"固收+"产品 [36][37] - 平衡型投资者建议红利低波基金为底仓,搭配成长型宽基 [37] - 进取型投资者可配置主动权益基金或行业ETF组合 [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