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壮大长期资本与耐心资本 - 中国证监会强调更大力度培育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畅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 [1] - "耐心资本"具备长期性、战略性和前瞻性,支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时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并兼顾机构投资者收益 [1]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的作用与现状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是科技创新企业的"育苗池",其运作效率直接影响科创动能,当前行业核心堵点是"募投管退"循环不畅 [2] - 一级市场投资周期通常为3-10年,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半导体等行业退出时间更长,耐心资本可服务科技企业全周期成长 [2]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参与投资了90%的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50%以上的创业板上市公司 [3] - 截至2025年6月末,存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3.02万只,规模10.95万亿元;存续创业投资基金2.61万只,规模3.41万亿元 [3] 政府投资基金与政策支持 - 占一级市场资金来源超80%的政府投资基金迎来系统性纠偏,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指导意见解决基金招商返投、非市场化运作等问题 [3] - 监管提升IPO可预期性,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并扩大至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首家过会企业禾元生物已注册生效 [3] - 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建立分期支付机制和新设简易审核程序,做强并购重组市场为创投提供更多退出渠道 [4] 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与进展 - 政策引导社保、保险、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商业保险、社保基金、养老保险、年金、公募基金加大入市力度 [6] - 公募基金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保险资金考核调整为"当年度+三年+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 [6] - 静态测算险资尚有2.9万亿元入市空间,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规模2.55万亿元(同比+34.21%),社保基金在金融、能源、科技领域持仓稳定 [7] 市场影响与机构观点 - 科创板通过政策与市场共振推动"硬科技"企业转化,夯实新质生产力培育核心阵地 [4] - 中长期资金入市将优化投资者结构,提升机构占比,引导资金向优质资产集中,提升A股整体质量和稳定性 [7]
更大力度培育壮大长期资本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证券日报·2025-07-27 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