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产业革新 - 自动驾驶产业在2025年迎来历史性转折点 正从技术验证阶段全面迈向规模化商业应用阶段 [1] - 上海等地深化试点示范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将进一步释放自动驾驶产业的系统优势、规模优势、应用优势 [1] - 行业将从技术创新转化为产业革新 [1] 商业化运营进展 - 上海发放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 覆盖智能出租与智能货运两大业态 获牌企业包括百度智行科技、大众交通等 [2] - 本次示范运营允许公开收费运营 基于法规的主驾无人 为商业化落地提供坚实基础 [2] - 传统出租车企业和科技企业合作的模式或将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上海方案" [2] - 截至去年8月 全国已累计发放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号牌1.6万张 开放公共测试道路3.2万公里 [2] 上海自动驾驶规划 - 《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模速智行"行动计划》明确 到2027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载客突破600万人次、载货超过80万TEU [3] - 到2027年开放道路超5000公里 覆盖区域达2000平方公里 L2/L3级汽车量产车占新车生产比例90%以上 L4级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量产 [3] - 未来将有序扩大自动驾驶开放区域 实现浦东新区全域开放 同步推动奉贤、闵行等区域开放 [3] 技术发展路径 - 数据驱动的端到端方案逐渐成为主流 直接从传感器数据生成车辆控制信号 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实现全流程优化 [3] - 算法对"世界模型"提出更多要求 通过多模态数据训练构建系统内部表征 [3] - 智己汽车部署从单纯数据驱动走向融合知识驱动的路线 包含一段式端到端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 未来将进一步融合提升性能 [4] - 未来随着算力提升及世界模型低时延实现 世界模型或可在车端应用 实现智驾通用人工智能 [4] 应用规模化与挑战 - 我国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项目呈现爆发式增长 应用场景覆盖广泛 从个人出行到物流配送 从自动驾驶巴士到矿区作业 [5] - L4级自动驾驶在港口、矿山等封闭场景商业模式较为清晰 友道智途已有近400台智能驾驶车辆在全球20余个场景实现规模化商业运营 [5] - 产业化新阶段 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决定发展速度 制度供给有效性的重要程度甚至高于技术创新的重要程度 [5] - 低速L4级自动驾驶车辆规模化扩张的最大限制在路权和制度供给 需路权不断开放、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才能实现从万台级别到百万台级别 [6]
不断深化试点示范 智能驾驶从技术创新走向产业革新
上海证券报·2025-07-28 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