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坤新材IPO暂缓审议核心问题 - 公司科创板上市申请被"暂缓审议",核心焦点在于"引进业务"收入确认方式和知识产权潜在风险 [3][4] - 2022-2024年对引进业务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但此前年度未采用该方法,引发财务数据真实性和可比性质疑 [4] - 自产产品收入占比从2021年28.22%增至2024年63.77%,但主营业务毛利中引进产品贡献仍高达65.86% [5] - 2025年上半年因主要客户终止引进订单,引进产品收入和毛利分别同比下降57.4%和59.09% [5] - 上市委要求说明自产光刻材料等产品的初始技术来源和专利情况,存在知识产权纠纷风险 [6] 财务与经营表现 - 报告期内营收分别为3.22亿元、3.68亿元和5.48亿元,但净利润分别为1亿元、0.9亿元和0.97亿元,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6] - 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净利润同比下滑11.48%至2.92% [6] - 自产产品毛利率从2022年33.52%下降至2024年28.97%,技术转化成果的竞争壁垒受质疑 [7]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与净利润差额达9467万元,主要依赖国家专项课题补助 [7]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2-2024年分别为4274.36万元、5366.27万元和8860.85万元,占营收比例13.28%-16.17% [7] 股权结构与合规风险 - 历史股权架构中存在复杂代持网络,2012-2021年间易荣坤曾为16名股东代持股份 [8] - 前大股东吕俊钦入股资金涉嫌与网络赌博违法所得有关,2020年7月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9] - 吕俊钦所持2144.91万股被司法冻结并划转,其中1664.91万股划转至现第二大股东淄博金控 [9] - 在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前,李湘江以12元/股价格突击买入17.39万股,存在内幕交易嫌疑 [10] 行业背景 - 公司专注于半导体光刻材料核心原材料国产化,所处半导体材料行业前景广阔 [3][10]
恒坤新材IPO被暂缓,“隐秘的角落”再被揭开
搜狐财经·2025-07-28 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