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境外所得为什么要缴税?哪些境外所得应该纳税?
搜狐财经·2025-07-28 09:00

境外所得纳税政策解读 核心观点 - 中国税收居民需就全球所得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包括境内和境外收入 [1] - 税务部门通过CRS机制获取居民境外金融账户信息 强化跨境税收监管 [5] - 2020年财政部明确境外所得个税政策 涵盖劳务报酬 投资收益 财产转让等类型 [3][4] 税收居民认定标准 - 住所标准:因户籍 家庭或经济利益在中国习惯性居住的个人 无论实际居住时长均视为税收居民 [1] - 居住时长标准: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累计居住满183天的个人 自动成为税收居民 [2] 应税境外所得范围 - 境外劳务所得:包括任职 受雇 履约等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 [4] - 投资性收益:股息 利息 红利等被动收入需申报 [4] - 财产转让所得:境外股票等资产交易按纳税年度盈亏相抵后净收益计税 不允许跨年互抵 [4] 征管机制与执行案例 - CRS系统实现103个国家(地区)税务信息自动交换 覆盖银行 证券 保险等金融机构账户数据 [5] - 2023年湖北 山东等地税务部门已查处多起境外收入未申报案例 [6] - 电子税务局网页端和个税APP开通境外所得申报通道 复杂事项可线下办理 [6] 税收抵免规则 - 境外已缴税款可在国内抵免限额内进行抵扣 避免重复征税 [4] - 补申报机制:汇算清缴结束后发现少报漏报仍可补正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