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观车 · 论势 || 自律公约不能只做表面文章
中国汽车报网·2025-07-28 09:03

行业自律公约的签署 - 满帮集团、货拉拉、滴滴送货、快狗打车四家网络货运平台共同发布保障货车司机合法权益的自律公约 [1] - 公约虽不具备法律强制力,但标志着行业对长期乱象的自我审视与修正,是平台在监管趋严背景下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的尝试 [1] - 公约包含“合理计价”、“畅通申诉”、“规范派单”等条款,直指当前货车司机面临的核心困境 [2] 行业现存问题 - 平台间激烈竞争及货主追求低成本导致运价过低,司机为维持生计常被迫超载、疲劳驾驶 [2] - 运费拖欠现象屡见不鲜,司机完成运输任务后可能数月拿不到报酬,严重影响其经济状况和生活质量 [2] - 货源信息不实问题严重干扰司机正常运营,导致大量时间浪费在无效运输上,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2] 公约有效落地的挑战与必要条件 - 公约缺乏切实有效的约束与惩戒机制,其约束力在商业利益面前可能不堪一击 [3] - 公约中“合理”、“畅通”等模糊表述如无明确操作细则与量化标准,极易在执行中被消解和架空 [3] - 平台需将公约条款转化为清晰、可量化、可追溯的具体操作规范,并深度根植于派单、计价、结算、申诉等核心业务流程 [4] - 建立独立、高效、公正的司机申诉处理与权益救济渠道是公约落地的关键保障 [4] - 需打破平台间信息共享壁垒,建立统一数据标准和共享规则,并构建跨平台监督与联合惩戒机制 [4] 外部监督与综合治理 - 政府监管部门需密切关注公约实施动态,对平台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与督导,在自律效果不佳时及时介入强化监管 [5] - 应引入行业协会、工会组织、专业媒体等第三方力量,构建对平台履约行为的社会化监督网络 [5] - 行业治理需内部刚性执行与外部多元监督并重,自律公约的签署是行业迈向规范化发展的起点而非终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