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走出校园 奔赴山海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7-28 09:22

"青创袁野"部分队员在袁家村(后排左一为作者)。 作者在山西大同华严寺。 作者在阿拉善左旗项目现场。 作者在喀拉峻草原。 背上行囊,踏上旅途。暑期,许多人选择在"行万里路"中认识世界。本期我们邀请4位青年,讲述他们 这个夏天的行走故事。他们中有的仍在大学校园求知,有的已经毕业走向社会。他们走进中国的乡村、 城市,有的还远赴边疆、沙漠,在行走中认识祖国河山,感受时代发展,体悟文化底蕴,触摸烟火真 情,为时代发展积蓄青春力量。 ——编者 袁家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50年前这里是当地最穷的"烂杆村",村里人住着土坯房或是地坑窑, 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如今,这里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4年旅游综合收入超12亿元、 接待游客950万人次。怎么做到的?为了解开这一"密码",我作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青创袁 野"实践支队的7名成员之一,趁着暑假,来到袁家村采访调研。 制作:徐妍迪 在袁家村党支部委员会委员郭洪力的讲解中,袁家村的发展历程在我们眼前铺开:20世纪70年代,在时 任村党支部书记郭裕禄的带领下,村集体主抓农业生产,挖坡填沟、平整土地、打井积肥……不仅解决 了全村人的温饱问题,还实现了"家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