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高墙难挡地下暗流:美国AI出口管制引发10亿美元黑市潮
搜狐财经·2025-07-28 09:41
芯片黑市规模与活跃度 - 芯片黑市交易规模达三个月10亿美元,B200芯片成为热门商品[1] - 东南亚地区(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成为全球芯片地下流通枢纽[1] - 影子供应链绕过美国管制,芯片通过非正规渠道持续流入中国市场[1][7] 中国芯片维修市场现状 - 芯片维修行业利润极高,单次维修收入可抵维修师傅一个月工资[5] - 维修技术快速迭代,催生本土技术人才和创新模式[3][5] - 维修市场呈现连锁化趋势,部分从业者计划开展加盟业务[5] 供应链动态与政策博弈 - 美国技术管制政策反而刺激了非正规供应链的灵活性[7] - 东南亚贸易商无视管制名单,持续为芯片流通提供中转服务[1][7] - 市场需求驱动供应链创新,规则调整难以完全遏制技术扩散[7][9] 行业参与者行为分析 - 采购方采取多元化策略,同时关注东南亚货源和海关动态[5] - AI创业者更关注芯片现货供应和维修成本,而非政策限制[9] - 地下黄牛与维修师傅形成共生关系,共同构建非正规市场生态[3][5] 技术扩散与市场反应 - 芯片维修技术提升间接增强了本土技术能力[3][5] - 全球AI算力需求持续推动黑市交易活跃度[9] - 技术扩散速度超越政策限制,形成"水银泻地"效应[7] 区域市场特征 - 东南亚港口出现芯片与农产品混装运输的特殊现象[1] - 中国维修市场呈现"江湖式"发展,技术手法多样化[5] - 黑市交易呈现全球化特征,涉及多国中转环节[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