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央行等部门提出19条举措 提升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质效
金融时报·2025-07-28 10:27

政策文件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7方面19条具体举措以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 [1] - 文件覆盖粮食安全金融保障、巩固金融帮扶成果、富民产业金融服务、乡村建设金融服务、乡村治理金融赋能、农村改革体制机制完善等全方位支持 [1] 金融支持三农数据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农村贷款余额达38.95万亿元(同比+7.4%),上半年新增2.15万亿元 [2] - 农户贷款余额18.59万亿元(同比+3.7%),农业贷款余额6.9万亿元(同比+8.1%),上半年分别新增3934亿元和5451亿元 [2] 乡村富民产业金融措施 - 要求金融机构围绕特色农产品制定差异化信贷政策,创新"土特产"融资模式和专属金融产品 [2] - 强调拓宽抵押担保方式,针对性解决种养环节融资需求 [2] 农业创新链与产业链支持 - 强化种业振兴金融服务,对"南繁硅谷"等科研平台提供长周期、低成本研发贷款,建立差异化授信评估体系 [3] - 推动农业供应链金融创新,加大对冷链物流、仓储等产业链基础设施的金融支持 [3] 数字乡村建设 - 推进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整合涉农数据资源,加速金融产品和服务数智化转型 [4] - 打造融合智慧政务、便民服务、助农金融的乡村全场景综合服务平台 [4] - 银行通过"惠农版"APP等渠道融入卫生、社保等公共服务领域,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 [5] 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 - 推动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试点,探索农业设施/畜禽活体确权抵押登记制度 [7] - 深化集体林权改革金融服务,加大林权抵押贷款投放,支持农村集体经营性财产股权质押 [7] - 要求开发性银行加强中长期信贷支持,商业银行倾斜县域资源,农信机构坚持支农支小定位 [7] 金融体系协同建议 - 需构建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与金融科技企业协同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8] - 建议综合运用债券、股权、融资租赁等工具,加强农业跨境电商等业态的跨境金融服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