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减负政策提升治理效能 有效缓解乡镇干部倦怠
中国发展网·2025-07-28 10:57

基层减负政策背景 - 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减负工作,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2024年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制定乡镇职责清单并健全减负长效机制[1] - 基层干部负担过重主要体现在处理大量文件、检查考核、重复数据填报及应对上级借调等事务,挤占了服务群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时间[2] - 形式主义问题叠加导致基层干部难以深入一线了解实情,影响国家惠民政策落实效果,减负既是关爱干部需求也是政策落地必然要求[2] 基层干部负担现状 - 干部需耗费大量时间处理文件材料、会议及迎检准备工作,工作节奏紧张且时间不足[3] - 政务应用程序和工作群组普及反而加重负担,干部需在多平台重复录入数据并完成"打卡留痕",挤压实际服务群众时间[3] 心理倦怠表现与成因 - 倦怠表现为工作投入度降低,干部机械完成任务但缺乏主动性,回避创新性工作[4] - 情绪持续低落导致对群众诉求回应缺乏耐心,人际关系疏离影响问题解决能力[4] - 成因包括职责与资源不匹配,干部需落实多领域政策但权限有限,长期挫败感消耗热情[5] - 个人发展前景不确定及"隐形贡献"难获认可,削弱工作成就感和内在动力[6] 减负政策缓解机制 - 直接缓解:精简文件会议、压缩检查考核后,干部焦虑疲惫感显著减少,精力转向实际服务[7] - 流程简化:归并报表和优化数据共享减少行政事务消耗,缓解因无效劳动产生的倦怠感[7] - 间接支持:政策提升干部工作价值感,通过实际民生改善获得心理满足[8] - 组织认同增强:上级理解措施拉近心理距离,减少孤独无助感[8] - 心理健康关注度提升:减负后干部有更多精力学习压力管理技巧,实现自我疏导[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