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进展 - 公司宣布在阿尔茨海默病国际会议(AAIC)展示其药物组合最新数据,涵盖从早期症状到临床前阶段的全面治疗方案[1] - 重点包括Phase Ib/IIa Brainshuttle™ AD研究中trontinemab的积极结果:91%受试者淀粉样蛋白斑块清除至PET阴性,ARIA-E发生率低于5%[6][7][8] - 计划2025年启动两项Phase III研究(TRONTIER 1/2)针对早期症状患者,新增Phase III试验针对临床前高风险人群[2][6] 诊断技术突破 - Elecsys® pTau217血液检测获FDA突破性设备认定,性能媲美PET扫描和脑脊液检测,可规模化应用于临床[3][9] - 真实数据显示该检测可避免75%未确诊患者的延误(平均诊断等待2.8年),减少医疗资源消耗[4][10] - 配套启动TRAVELLER预筛查研究,通过血浆生物标志物扩大试验人群多样性[5] 药物作用机制 - Trontinemab采用Brainshuttle技术增强血脑屏障穿透性,3.6mg/kg剂量组72%患者实现深度清除(淀粉样蛋白水平<11 centiloids)[7][14][15] - 早期显著降低脑脊液和血浆中tau蛋白相关生物标志物(pTau181/217等),安全性良好[8] - 该双特异性抗体设计针对β淀粉样蛋白聚集形态,可能延缓疾病进展[14][15] 研发战略布局 - 公司阿尔茨海默病产品线覆盖诊断工具(血液检测/CSF/数字技术)与多靶点药物,强调早期干预[16] - 通过TRONTIER研究设计体现综合策略:主要终点为18个月治疗后认知功能改善(CDR-SB量表),次要终点包括行为症状和生活质量[5][12] - 诊断与治疗协同开发,如pTau217检测将用于临床试验患者筛选[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