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母机+”在行动 国家级产需CP结对攻关技术难题

工业母机产业政策与活动 - 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2025"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 活动将持续至2027年底 覆盖减材制造 等材制造 增材制造三大类生产端 涉及140余家国内重点企业200余项创新产品 [1][2] - 需求端涵盖新能源汽车 航空航天 轨道交通 船舶等行业 活动加速工业母机从"能用"到"好用"升级 全国已组织20余场对接活动 促成近百个项目签约落地 [2][5] - 湖北将工业母机产业列为"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千亿级产业 超常规支持发展 目标打造世界级产业高地 [11] 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协同 - 华工激光成功研发国内首台"复杂曲面六轴激光微孔加工装备" 应用于国产大飞机C919发动机制造 实现数控系统 激光器等核心部件国产化替代 性能优于国外标准 [7][8] - 技术攻关采用"产学研"协同模式 联合华中科技大学 哈工大等高校及数控系统龙头企业 分工突破激光精密加工 定制化激光器等关键技术 [9] - 湖北搭建产业链协同研发机制 三款"湖北造"世界级工业母机产品在2024中国国际机床展首发 [11] 产业发展现状与方向 - 行业已形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余家 制造业单项冠军30余家 探索出中国特色发展路径 [16] - 政策支持"双链主"模式 由重点用户企业和主机企业牵头 带动主机与零部件协同升级 加强高端装备 数控系统等关键领域攻关 [14] - 新兴领域如新能源汽车 人形机器人 低空经济催生新需求 推动工业母机向高端化 智能化 复合化转型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