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空经济:万亿产业图景下的金融适配模型
金融时报·2025-07-28 14:02

行业规模与政策支持 - 低空经济首次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市场规模预计到2035年突破3.5万亿元 相当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 [1] - 全国20个省市已成立总规模超过1100亿元的低空经济产业基金 专项债、创投、并购等多渠道资金同步推进 [1] - 证监会2024年6月18日发布意见 扩大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 明确支持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 [3] 产业链结构与融资痛点 - 产业链横跨通航、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三大领域 具有链条长、技术迭代快、空域管理复杂特点 [1] - 企业存在固定资产轻、知识产权重、现金流预测难三大融资痛点 80%配套厂商为轻资产中小企业 [2] - 金融机构支持仍以传统信贷为主 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工具占比不足20% 保险覆盖不完整 [2] 金融创新解决方案 - 采用分层金融支持体系:基础设施层需耐心资本 核心技术层需风险共担资本 商业运营层需流动性管理资本 [2] -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联合中银金租为沃兰特航空设计10亿元"股+债+租"组合方案 覆盖研发、量产、运营全周期 [3] - 深圳通过数字凭证实现产业链信用穿透 小微企业凭应收账款可获得低息贷款 北京试点"空域使用权"质押与动态授信 [3] 保险产品与监管创新 - 人保财险推出按飞行小时计费的"航时险" 解决低空物流"一单一险"成本高痛点 [3] - 平安产险推出打包座位险、机身险、第三者责任险的"空中出租一揽子保单" 将理赔时间从15天缩短至2小时 [3] - 监管层推进空域分类管理、事故责任认定、数据共享标准等制度建设 为资本入场扫除障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