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坤新材IPO暂缓审议:存贷双高引关注
搜狐财经·2025-07-28 17:05

核心观点 - 恒坤新材在IPO过程中暴露多项经营问题,包括技术依赖度高、收入确认合规性存疑、资金管理不合理等 [2] - 公司核心技术自主性不足,关键材料和设备依赖进口,专利储备薄弱且存在突击申请嫌疑 [3] - 自产产品盈利能力持续下滑,部分产品毛利率为负值且产能利用率低下 [4] - 通过改变收入确认方式人为提高自产产品收入占比,但实际毛利仍主要依赖引进业务 [5][6] - 财务报表呈现异常"存贷双高"现象,利息收入和政府补助构成利润主要来源 [7][8] - 半导体材料行业面临技术转化周期长、研发投入高、盈利能力低等结构性矛盾 [9] 技术困境 - 公司光刻材料30%-50%成本的树脂依赖日韩进口,自研树脂仅处于合作开发阶段 [3] - 与供应商G联合开发8款光刻胶树脂(3款SOC和5款i-Line),反映技术独立性不足 [3] - 关键设备如光刻机、缺陷扫描仪需海外采购,存在"卡脖子"风险 [3] - 仅拥有36项发明专利,其中一半以上是2021年后突击申请 [3] - ArF浸没式光刻胶仅小规模销售,SiARC项目已从募投计划中消失 [3] 盈利能力 - 自产光刻材料毛利率持续下滑:2022年33.52%、2023年30.29%、2024年28.97% [4] - 自产前驱体材料(TEOS)连续三年毛利率为负:2022年-329.59%、2023年-19.91%、2024年-1.56% [4] - 2024年自产前驱体产能利用率仅46.47% [4] 财务操作 - 2022-2024年对引进业务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使自产产品收入占比从2021年28.22%提升至2024年63.77% [5] - 实际65.86%毛利仍依赖引进业务,自产产品毛利贡献仅34.14% [5] - 2024年末银行存款7.46亿元(含3.89亿元长期定期存款)与6.33亿元借款并存 [7] - 借款规模从2022年1.01亿元猛增至2024年6.33亿元 [7] - 利息收入占利润比例从2023年18.9%升至2024年21.9% [8] - 2021年政府补助占利润总额100.78%,剔除后实际经营亏损 [8] 行业挑战 - 半导体材料国产化面临技术转化周期长与资本短期回报预期的矛盾 [9] - 高研发投入与低盈利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 [9] - 政策扶持与市场竞争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