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成橡胶期货及期权上市两周年回顾与观察
搜狐财经·2025-07-28 18:22

上市意义 - 合成橡胶期货及期权作为全球首个同类衍生品于2023年7月28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 填补了产业链风险管理工具空白 完善市场化定价机制并提升产业国际议价能力 [2] - 上市后上游原料丁二烯与顺丁橡胶价格联动性显著增强 相关系数从上市前5年的0.62提升至上市后2年的0.89 同时与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相关系数达0.86 [2] - 中游产业链形成"原油-石脑油-乙烯-丁二烯-顺丁橡胶"传导路径 生产企业可通过期货期权工具锁定利润 规避成本波动风险 [3] - 下游轮胎制造中顺丁橡胶与天然橡胶替代性强 现货价格与天然橡胶期货相关系数达0.93 而合成橡胶期货与天然橡胶期货、20号胶期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和0.54 为下游提供立体化风险管理工具 [4] 期货市场运行情况 交易规模 - 截至2025年7月25日 合成橡胶期货累计成交6304.56万手 累计成交额42400.38万亿元 日均成交量13.05万手 日均持仓量7.69万手 [5] - 对比同期20号胶期货累计成交6638.58万手 日均成交量13.74万手 日均持仓量12.24万手 显示合成橡胶成交活跃度接近成熟品种 [5] - 上市初期持仓量峰值超20万手 成交量一度超70万手 2024年初回落至持仓3万手/成交20万手以下 6月后回升至持仓5-13万手区间波动 [6] 品种对比 - 合成橡胶(BR)与天然橡胶(RU)成交量比值最高达1.6 平均比值0.29 显著高于20号胶(NR)与RU的最高比值0.76和平均比值0.18 显示BR单日成交量多次超越RU [7] - BR日均成交量和单日最高成交量均超过NR 但日均成交额与持仓量不及NR 表明BR具有较大成交增长潜力 [7] 基差与月间结构 - 基差以正基差为主 主因交割品产能占全国56%且生产企业负基差时交割意愿强 深度负基差出现于期货领涨现货时期 深度正基差出现于期货领跌时期 [9] - 月间结构多数时间为近月升水(backwardation) 但BR6月合约因仓单有效期因素通常贴水BR7月合约 近月深度升水结构出现在2023年9月、2024年6月涨停及2025年1月大涨时期 [9] 价格走势 - 2023年下半年受轮胎需求改善支撑 顺丁橡胶扭亏为盈 8月21日起橡胶板块上涨 9月1日BR率先涨停 主力合约从14600元/吨高点回落 四季度受齐鲁石化火灾事件短暂提振 [13] - 2024年价格呈"M"型走势 分六个阶段:1-2月丁二烯库存偏低支撑价格 3-5月行业亏损开工率下滑 6-7月BR领涨涨停创新高 8-9月跟涨天然橡胶 10-11月丁二烯进口大增拖累价格 12月受天胶停割提振反弹 [14] - 2025年1-7月震荡下行:一季度跟随丁二烯先涨后跌 二季度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大跌 7月受"反内卷"政策及丁二烯低库存支撑大幅反弹 [15] 期权市场运行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25日 合成橡胶期权累计成交2680.59万手 日均成交5.56万手 日均成交额3041.9万元 日均持仓3.96万手 [26] - 期权成交量高于天然橡胶期权但成交额较低 因天然橡胶合约乘数为BR两倍且权利金更高 期权成交额占期货成交额比重通常高于天然橡胶 [27] - 2025年4月7日美国关税政策导致橡胶期货跌停 期权市场未出现流动性枯竭 看跌期权权利金大涨推动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的期权成交额占比达上市最高值 [27] - 虚值期权持仓量远高于实值期权 因买方成本较低且卖方胜率较高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