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融资飙55亿!散户借钱抄底?小心又是割韭菜
搜狐财经·2025-07-28 19:03

融资余额定义与构成 - 融资余额指股民向券商借钱炒股的总欠款金额 反映杠杆使用程度 [3] - 上交所融资余额增加51亿 深交所仅增加3.87亿 两者差异达13倍 [1][3] - 融资余额增长主要来自散户而非机构 因机构倾向于使用收益互换、场外期权等非公开杠杆工具 [3] 融资余额增长主体分析 - 上交所大盘股(如银行、券商、茅台)更受机构青睐 深交所中小创题材股更受散户关注 [3] - 本次融资增长中 上交所51亿融资额至少80%来自散户 包括被套老散户借资摊薄成本及新股民加杠杆入市 [3][4] - 典型散户案例包括退休人员用3000元退休工资融资10万购买券商股 [4] 融资余额增长的市场影响 - 历史数据显示融资连续大增后常出现机构高位派发筹码及后续市场暴跌 [4] - 杠杆放大亏损效应:股价下跌5%可能导致融资客实际亏损10% 触发券商强制平仓机制 [4] - 机构利用融资盘数据针对散户持仓进行砸盘 在4.8元接回散户5元成本银行股 套利0.2元差价 [6] 散户与机构融资行为对比 - 机构能获取券商后台数据掌握散户持仓成本与仓位 形成信息不对称优势 [6] - 散户融资资金多涉及生活费、房贷等必需开支 机构资金则属于风险资本且有基民资金支撑 [7] - 券商内部数据显示70%融资客户亏光本金 仅10%盈利且多为机构相关方 [7] 融资交易风险特征 - 融资爆仓案例:某投资者融资购买新能源股下跌15%后不仅亏光本金 还倒欠券商8万元 [7] - 杠杆效应类似饮酒 适度可控而过量危险 [8] - 股市本质是风险市场 加杠杆后成为绞肉机 易进难出 [9] 投资者决策建议 - 需评估资金是否为闲钱 亏损是否影响基本生活 [7] - 需了解机构持仓成本及潜在砸盘风险 [7] - 需预设20%下跌幅度的承受能力 避免强制平仓风险 [7] - 应警惕"融资大增即利好"论调 核实建议者自身持仓真实性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