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在加速商业化落地 特斯拉CEO马斯克宣布2026年开始量产Optimus 目标5年内年生产100万台 [1] - 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 政策扶持与技术突破背后面临量产瓶颈与商业化落地考验 [2] -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63.39亿元 2035年或超4000亿元 [5] - 摩根士丹利预计人形机器人在2025年下半年将于中国"被广泛采用" [5] 资本市场表现 - 截至7月28日 今年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共发生99起投融资事件 远超去年全年的67起 [2] - 深圳市越疆科技完成定向增发 募集资金总额达10.37亿港元 [3] - 深圳市众擎机器人连续完成Pre-A++轮与A1轮融资 总额近10亿元 [3] - 深圳逐际动力和杭州云深处等企业7月份单笔融资金额均超亿元 [3] 企业布局 - 智元创新通过入主上纬新材料科技成功跻身科创板 [2] - 首程控股附属公司管理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完成对北京加速进化科技的投资 [4] - 华为 美的 小米 广汽等品牌均已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 [4] 技术发展 - 资本更青睐具备"具身智能+运动控制"技术壁垒的团队 [3] - 中短期更看好"人形上肢+非足式底盘"的垂直场景应用 [3] - 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行星滚柱丝杠面临产能不足 目前生产仍依赖手工 [5] 商业化挑战 - 多数整机企业仍难以突破"百台量产" 交付几百台已是行业里程碑 [5] - 当前成熟应用仍以展示为主 功能型产品受制于技术 成本与法规 [5] - "软硬一体"交付能力仍是行业痛点 [5] 发展前景 - 中国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为机器人生产提供坚实基础 [6] - 庞大应用场景催生丰富商业化路径 [6] - 持续加大的政策支持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6]
人形机器人成资本宠儿 量产及商业化难题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