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AI“雄心”面临系统性掣肘
经济日报·2025-07-29 05:47
美国政府AI行动计划 - 美国政府发布《赢得竞赛:美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提出90余项政策建议,目标是加速技术创新、建设国内AI基础设施并确立美国技术标准平台[1] - 计划采用"不惜一切代价"的表述,显示美国将AI视为重塑全球力量平衡的关键领域[1] 能源基础设施瓶颈 - AI数据中心电力消耗将从2023年占美国总用电量4.4%升至2028年6.7%-12%(中值预测12%),5年内增长近两倍[1] - 部分州新项目需等待7年才能接入电网,电网运营商警告AI密集区容量耗尽[2] - 能源需求激增可能成为制约美国AI发展的关键因素[2] 制度性障碍 - 联邦政府试图通过限制拨款迫使监管严格州妥协,可能引发宪法诉讼加剧联邦与州对立[2] - 美国芯片获取权限分级制度遭科技公司反对,巨头联合呼吁放宽出口限制以避免全球技术生态分裂[2] 资本市场风险 - ChatGPT效应推动美股AI概念股异常突出,但存在过度炒作担忧[3] - 市场出现"技术未至估值先行"现象,投资者忽视基本面分析导致非理性投资行为[3] AI治理缺失 - 计划回避版权问题和模型透明度要求,未解决算法偏见与社会分裂风险[3] - 美国AI监管落后于欧盟,国内缺乏共识且联邦与州监管权割裂[3] 系统性挑战 - 电力瓶颈、利益冲突和资本市场泡沫等问题交织形成系统性掣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