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政策与重点群体保障 -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安国之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对保障生存权和发展权具有重要作用 [1] - 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抓手 [1]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取得积极成效 [1] 高校毕业生就业措施 - 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通过企业吸纳、基层就业、公共部门扩岗、创业创新等举措实现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2] - 稳定国有企业招聘规模,挖掘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就业潜力,各地推出地方性扩岗增量政策 [2] - 上海联动苏浙皖成立长三角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盟,举办招聘会覆盖三省一市重点产业集群 [2] 农民工就业保障 - 实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治理工资拖欠问题,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3] - 外出农民工省内流动比重提高,重庆启动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三年行动,目标每年新增就近就业30万人以上 [3] - 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下达2025年度以工代赈中央投资295亿元,支持近6000个项目,预计带动70余万名困难群众就业,发放劳务报酬超110亿元 [3] 就业政策优化方向 - 强化青年就业政策,结合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鼓励投身重点领域和基层就业 [4] - 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和专业结构,加快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实用型青年劳动群体 [4] - 推进"就业+培训+创业"一体化服务,支持毕业生利用平台经济实现多元化就业创业 [4] 城乡就业体系与公共服务 - 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体系,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 [5] - 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及其就业质量,稳定建筑、制造、物流等传统行业岗位供给 [5] - 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搭建全国统一的就业信息交流平台,推进数据共享和数字赋能 [5] 就业帮扶与技能提升 - 优化就业帮扶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强化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 [6] - 推动就业帮扶车间转型升级,重点支持地域特色品牌优、带动就业能力强的车间 [6] -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强化职业素质培养和技能实训 [6]
织牢重点群体就业保障网
经济日报·2025-07-29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