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源下沉成效 - 海南通过省直管县和医疗体系扁平化特点,组织省城大医院分片包干帮扶县医院,2023年8月海南省人民医院22名专家进驻白沙县医院,提升人才、技术、管理、服务等能力[1] - 专家组进驻后设立儿科,建立上下联动机制,村卫生室初步诊断后转县医院,县医院确诊后组织线上多学科会诊,解决病患外出就医不便问题[3] - 托管一年多时间,乡镇卫生院上转县医院495人次,县医院上转省医院126人次,省医院下转回县医院20人次,分级诊疗和上下转诊机制取得初步成效[7] 医疗服务创新 - 白沙县医院建立智能共享中药煎煮中心,机械臂自动抓取药包煎煮灌装,邮政车辆配送至乡镇卫生院或患者家门口,解决群众等待拿药和药材保存问题[3] - 推行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乡村卫生室配备5G一体机,2024年使用人次达1.5万,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并提升急救效率[5][6] - 省医专家通过义诊、线上培训、技术提升等方式,提升乡镇和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加快构建县乡村优质医疗服务体系[4] 医疗费用与效率改善 - 省城专家坐诊后改变地毯式检查,避免大处方和不合理用药,次均住院费用从2022年7666元降至2023年6686元,2024年进一步降至5370元[3] - 通过全国集中采购比价和二次议价降低药品、手术耗材费用,规范诊疗行为,严格限制辅助药品使用[3] - 2023年白沙县医院门急诊人次16万,2024年底增长至20万,增加4万多人次,患者回流增多[3] 医疗技术传承与发展 - 省医专家采用学员导师双向选择模式,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县医院医生技术水平,如浮针疗法缩短疗程减轻患者负担[4] - 推动黎医传承,推出黎药院内制剂,与广东省中医院附属海南医院、海南医科大学等开展黎医疗法的产学研合作[6] - 全省通过验收授牌的胸痛救治点共21家,白沙占13家,体现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6]
山区小县来了省城专家(大健康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7-29 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