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与市场边界 - 经济学认为政府配置资源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机制不足两大问题,导致效率低下,因此政府应主要针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 [1] - 数字技术降低了政府获取信息的成本并增强了激励机制,使政府具备更多精准调控经济的能力 [2] - 中国公共服务强调"既要又要还要"的多目标平衡,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是实践中的重点难点 [1] 数智技术赋能政府能力 - 北京市12345热线通过AI实现智能接诉派单,语音实时转文字并自动归类至2000多个问题目录,回复率99%、解决率96%、满意度97% [3] - 知识库和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如养老保险政策实时显示)大幅降低政府信息处理成本 [3] - "好/差评"线上评价系统形成闭环激励机制,显著提升政府处理细碎问题的效率 [4] - "挖掘机指数"等实时数据使政府经济调控颗粒度细化,85%在用挖掘机开工数据可在线监控 [4] 政府资源配置新能力 - 数智化产业初期依赖政府提供落地场景(如电动车行业起步于公交系统) [5] - 智慧城市、低空经济等领域中,政府通过场景授权(如空域管理)直接决定市场机会分配 [6] - AI和数据要素领域需政府主导场景落地以支持技术迭代,但存在审批黑箱和技术门槛掩护权力寻租的风险 [7][8] 市场与政府效能比较 - 市场化阅读平台(年均读者读书10本以上)在书籍丰富度和更新速度上优于公共图书馆服务 [8] - 宠物走失、电器维修等个性化服务更适合市场化解决,过度依赖政府会导致财政资源浪费 [7] 合作治理新模式 - 多中心治理理论(如公共池塘资源模型)证明社区合作在环境治理等领域更高效 [9] - 病友网案例显示:患者自愿共享医疗数据以加速研发,形成医药公司/医疗机构/消费者共治模式 [10] - 数字技术推动局部合作治理(开源社区/技术社群),打破传统"政府或市场"二分法 [9][11]
数智化时代应该由政府更多配置资源吗?
搜狐财经·2025-07-29 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