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话京东何晓冬:不担心具身智能过热,卖大模型API并非健康商业模式
钛媒体APP·2025-07-29 11:37

京东AI战略布局 - 公司升级言犀大模型为JoyAI 开源JoyAgent智能体 发布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 并与数十家主流机器人品牌达成合作 涵盖教育 产业等领域[2] - 公司拥有多个基座大模型 包括30亿 100亿 810亿等规模参数模型 以及对标GPT-4o的470B-Preview模型和750B混合专家模型[5] - 2017-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400亿元 其中2024年研发支出达170.31亿元创纪录[5] 具身智能发展现状 - 公司开发高扩展性具身智能系统架构 应用于家庭场景 成功率80% 并发布国内首个双臂移动机器人开源数据集[6] - 公司领投千寻智能 众擎机器人 逐际动力等具身智能企业 并成立专门业务部门引入相关人才[6][7] - 具身智能机器人距离真正落地仍需解决灵巧手控制 大模型结合等技术难题 但发展路径可能类似智能驾驶[2][9] 商业化模式思考 - 公司认为单纯卖大模型API调用token模式不健康 应通过核心产品产生差异化价值实现溢价变现[3] - 合作伙伴Fuzozo采用会员订阅模式 因复杂Agent机制导致token消耗成本高[9] - 公司提出"附身智能"平台概念 涵盖机器人 机械臂等物理交互终端 计划通过SDK 模块化硬件等方式开放生态[7][8] 应用场景拓展 - 公司与云深处科技合作开发To C端机器宠物 兼具情感交互和行动能力[10] - 具身智能产品将逐步从陪伴工具发展为多功能服务平台 如取外卖等生活场景[10] - 公司AI技术已深度应用于物流 零售场景 推出多款仓储 分拣 配送环节智能机器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