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谁来种地”问题 四川为家庭农场立法
每日经济新闻·2025-07-29 15:20
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 全国家庭农场数量达394.1万家,四川省以27.7万家位居全国第2位,仅次于山东 [1] - 四川省家庭农场场均收入为28.07万元,德阳市最高达45万元,凉山州最低相差2.81倍 [2] - 四川省仍有近三分之一家庭农场年经营总收入不足10万元,拥有注册商标的不足3%,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不足10% [2] 政策支持与立法推进 - 《四川省家庭农场促进条例(草案)》提出30条内容,明确支持长期稳定务农农户扩大规模,鼓励特定群体创办家庭农场 [1] - 政策从四大维度提供支持:明确概念内涵、健全管理机制、强化要素保障、明确权益保护与责任 [2] - 县级以上政府需将家庭农场发展纳入农业农村专项规划,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可纳入人才政策支持范围 [3] 行业发展挑战 - 四川省仍有超6万个村民小组未成立家庭农场,且多集中在88个脱贫地区 [2] - 家庭农场经营者呈现老龄化程度高、文化程度低现象,新生代农民工不愿务农问题突出 [1] - 区域发展不平衡显著,射洪市家庭农场数量(5714家)是泸州市龙马潭区的37.84倍 [2] 土地与经营机制 - 家庭农场可通过租赁、股份等方式获得土地经营权,流转条件由双方协商确定 [3] - 政策重点解决地块分散细碎、设施用地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