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2025美好人居国际论坛看家居产业升级:政策锚定方向,协同重塑价值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25-07-29 15:32

政策导向与产业转型 - 家居产业从解决基本居住需求转向品质化与体验适配,政策推动"好房子"标准升级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温度、参与感与科技感知[2] - 政策通过《住宅项目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文件明确建筑性能与环保指标,形成"创新有方向、落地有路径"的良性循环[3] - 2024年大家居市场规模突破6万亿元,旧房改造占比达40%,产业从地产依赖转向民生驱动,旧房翻新成为增长新引擎[3] 技术创新与场景应用 - TATA木门以"静音+"技术为核心,开发专业级降噪门、"幼崽门"、"宠物门"等场景化解决方案,覆盖多代同堂、小户型等主流居住需求[4][5] - 技术创新需实现硬核研发与场景落地的双向突破,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6] - 2025年中国智能家居产品渗透率预计超65%,环保材料应用占比提升至37%,绿色与智能融合成为趋势[11][12] 产业协同与标准建设 - 行业通过生产端技术协同、流通端场景协同、标准端规则协同的三级联动体系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整体效能[7][8] -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建立多维产品认证体系,协调跨品类标准衔接(如隔音领域门窗与墙体性能匹配),推动品质从单品合格向系统达标升级[8] - 协同模式减少重复研发与信息差,优化成本效率,加速"好房子"标准落地[9] 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 - 全球可持续美好人居需兼顾联合国目标与本土需求,中国头部企业将新质生产力技术反向输出至东南亚、中东市场[10] - 国际经验本土化案例包括比利时"修旧如旧"模式与中国家庭场景深度绑定,实现空间与生活适配[10] 未来趋势与生态构建 - 逆向创新成为主流,产品开发从企业主导转向用户需求主导,聚焦地域与家庭结构差异[11] - 头部企业通过居住场景改造计划构建商业与社会价值闭环,推动行业标准提升与公众认知[12] - 家居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支撑"美好人居"从少数体验变为多数日常[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