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压”之下,今年以来已有74家企业撤回或终止上市申请
搜狐财经·2025-07-29 17:44

监管政策收紧 - 2024年3月证监会发布新规 大幅提升现场检查比例 对撤回企业"一查到底" 落实"申报即担责"原则 [1] - 新规导致部分存在问题的企业因担心被查出问题而主动撤回或终止IPO申请 [1] IPO撤回终止整体数据 - 2024年全年撤回和终止IPO申请企业达426家 较2023年增加155家 [2] - 2025年一季度撤回和终止企业数量达45家 其中撤回19家 终止26家 [4] - 2025年二季度数量有所下降 总计23家 其中撤回8家 终止25家 [4] - 2025年7月份撤回企业4家 终止企业2家 [4] 快速终止案例 - 5家北交所上市企业2024年刚受理 2025年即显示终止状态 包括安胜科技 赤诚生物 东昂科技 思锐光学 珈创生物 [4][5] - 安胜科技从受理到终止历时约5个半月 成为北交所合规问题终止审核典型案例 [5][6] - 赤诚生物因核心业务结构性风险 合规问题集中暴露 财务真实性与可持续性存疑而终止 [7] - 珈创生物三次转板均失败 募资金额从4.6亿元降至3.2亿元再降至1.5亿元 [7][8] 未通过首轮问询案例 - 南航物流 济人药业 广州银行 兆信股份 思锐光学 天一恩华等企业未经过首轮问询便撤回 [9] - 南航物流IPO申请13个月内未完成问询回复 成为第三家折戟的国有航空物流企业 [11] - 广州银行IPO流程长达7年 22个月未进入问询环节 因财务数据瑕疵 业绩持续恶化 监管政策收紧而终止 [11] 券商集中撤回现象 - 民生证券 中信证券 中信建投撤回项目最多 均为6个 [12] - 民生证券2024年主动撤回29家IPO项目 撤否率超60% [16] - 中信证券2024年因投行业务违规被处罚5次 涉及财务核查不充分等问题 [16] - 中信建投在多个IPO项目中未严格履行内核程序 质控部门对工作底稿把关不严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