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基本面表现 - 创新药是医药板块中产业趋势最明确且具备未来成长空间的子行业 全年维度作为投资主线不会变化 [1] - 7月中报业绩预告或快报陆续披露 GLP-1景气赛道和困境反转的原料药等表现亮眼 部分企业H1和Q2业绩超预期 [1] - 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1325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592亿美元 预计2030年有望突破3000亿美元 [2] - 2024年1类创新药获批数量达48种 是2018年的5倍以上 2025年上半年已近40种 [2] 研发实力与国际化进展 - 中国在全球在研创新药的3212个赛道中覆盖1300个赛道 覆盖度40% 在716个赛道中研发进度排名第一 [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事件超过50起 披露合作总金额达484.48亿美元 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3] - 2024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完成94笔 金额达519亿美元 均创2019年以来新高 [4] - 2025年一季度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41起 金额369.29亿美元 再创同期历史新高 [4] - 海外大的创新药管线BD合作中接近三分之一来自中国 2025年以来国产创新药某管线授权首付款创历史新高 [3] AI技术赋能创新 - AI技术可将药物前期研发时间缩短约50% 每年为全球化合物筛选和临床试验费用节省约550亿美元 [7] - AI发现的药物分子整体成功概率从5%-10%增加到约9%-18% 实现翻倍提升 临床试验I期成功率高达80%-90% [7] - 至2028年人工智能有可能为药物发现过程节省超过700亿美元 [7] - 2023年全球共有43家企业102条成功进入临床阶段的AI药物管线 其中国外占29家公司68条管线 [8] - 中国93家AI药企中有14家成功将管线推进至临床阶段 临床管线共34条 [8] 政策支持体系 - 建立每年一调的医保目录动态调整 准入方式由专家遴选改为企业申报 [10] - 在价格谈判阶段多维度综合研判药品价值 避免一味压价 [11] - 强化创新药真实世界研究 通过搭建平台助力拓展海外市场 [11] -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于2025年6月18日正式重启 允许未盈利但具备高成长性的科技企业通过非财务指标上市 [16] 资本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股融资达到884亿港元 其中6家生物医药企业完成港股IPO 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 [15]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年内涨幅近90% [17]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动态市盈率55倍左右 位于过去5年83%左右分位点 [19] - 公募基金医药仓位处于持续提升阶段 尚未达到高配或超配状态 [20] 细分领域机会 - CXO及科学服务上游公司业绩符合预期甚至超预期 板块大幅上涨 [24] - GLP-1、ADC、多抗等已经或未来可能成为更大的创新药技术革命 [25] - 化学原料药板块大幅上涨主要来自创新药管线出海的逻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