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杨冬生:向外部竞争,“没必要两个团队只干一件事”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比亚迪汽车新技术研究院座舱与智驾团队合并以应对舱驾一体趋势[1][4] - 硬件技术从以太网向板间/芯片级集成演进[4] - 电动化与智能化通过璇玑架构项目制联动加速技术落地如泊车功能开发[4] 研发竞争策略 - 新技术研究院提倡与行业市场竞争而非仅内部竞赛如对标特斯拉智驾和丰田油耗[4] - 内部团队竞赛驱动良性发展未达标项目由其他团队接手继续竞争[4] - 研究院避免资源浪费不允许多团队重复执行同一项目[3] 技术发展路径 - 辅助驾驶功能下探至7万元级别新能源汽车[1] - 公司通过售后兜底智能泊车服务[1] - 聚焦大模型小型化技术500TOPS算力承载BEV模型[5] - 联合英伟达地平线等合作伙伴优化算力部署[5] 自研与合作模式 - 暂未计划自研计算芯片认为芯片算力非竞争关键因素[5] - 强调数据与算法为核心竞争力[5] - 天神之眼C平台坚持100%自研B平台开放合作如华为[5] - 坚持主导整车定义与融合设计[5] 研究院成立背景 - 新技术研究院2017年成立专注于前沿技术预研包括辅助驾驶[3] - 2016年承接第三代产品后开始专职研发工作[3] - 成立目的为组建专业团队进行系统化研发突破原有团队整合限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