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自购行为 - 方正富邦基金自7月24日起自购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 金额不少于2500万元 为年内第二次自购[1][2] - 2025年以来截至7月29日 已有126家公募基金公司启动自购 权益类资产被多家机构青睐[1][4] - 自购行为将基金公司利益与基金业绩深度捆绑 形成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共同体 承诺持有期表明对市场长期看好[2] 自购金额详情 - 股票型基金中天弘基金净申购金额最多达2.88亿元 混合型基金中工银瑞信净申购5.4亿元 债券型基金中广发基金净申购6.1亿元[4] - 华润元大富时中国A50指数基金二季度获管理人三次申购 合计金额132.37万元[5] - 德邦新回报基金二季度获管理人三次投资 通过基金转换申购等方式 合计金额2099.47万元[5] 市场背景与驱动因素 - 7月24日沪指站上3600点年内高点 为自购行为的重要时间节点[1][2] - 10年期国债利率处于历史低位 叠加房地产弱势 居民储蓄转向股市动能增强[3] - 2025年下半年A股核心驱动力来自政策宽松+资产荒+产业升级三重共振[3] 机构观点与投资方向 - 多家基金公司自购主动权益类基金反映机构投资者对后市走向的积极预判[1][7] - 关注科技成长 中国制造 新消费等投资机会 部分公司海外市场拓展顺利成为新增长点[7] - 顺周期 有色 券商等板块表现较好 科技消费中游制造领域存在中报业绩边际改善可能[7] 基金经理动向 - 知名基金经理张坤管理易方达蓝筹精选 易方达优质精选 谢治宇管理兴全合润 兴全合宜 赵枫管理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等产品均有自购份额[4] - 方正富邦基金经理乔培涛维持下半年乐观基调 认为宏观政策延续宽松 行业可能出现盈利压力缓解状况[2]
沪指站上年内高点,基金为何大笔自购
每日经济新闻·2025-07-29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