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规范化与精品化并重 微短剧暑期热度攀升
中国经营报·2025-07-29 23:55

行业热度与内容创新 - 暑期微短剧行业热度持续攀升 一批精品微短剧集中上线 涵盖重大革命历史、反诈普法、轻喜剧和非遗等多元题材 [1] - 具体案例包括《山河回响》(《亮剑》原班人马)、《云端捕手》(反诈普法)、《成何体统》(轻喜)和《墨韵新生》(非遗故事) 其中《成何体统》《墨韵新生》开播后已带动观剧热潮 [1] - 行业创作从"强冲突、快反转"的爽感叙事转向"情感共鸣"与"家国情怀"的深度表达 呈现精品化发展态势 [1] 政策监管与规范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7月11日和7月21日连续发布管理提示 7月11日强调坚决杜绝极端"反智""雷人""离谱"的人设和剧情 7月21日针对抗战题材提出娱乐化、虚无化历史的创作绝不被允许 [3] - 自去年10月以来广电总局已发布约7份管理提示 对题材(如中老年、霸总)、技术(AI应用)和类型(抗战剧)进行精准治理 并通过分类审核、黑名单制度清除违规内容 [3] - 政策管理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治理 通过鼓励精品、开辟绿色通道扶持优质项目、推出"微短剧+文旅/普法"等创作计划为行业创新指明方向 同时遏制"劣币驱逐良币"规范市场秩序 [3] 创作方向与题材拓展 - 广电总局部署六大创作计划 包括"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跟着微短剧来学法""跟着微短剧来科普""跟着微短剧学经典""微短剧里看品牌"和"微短剧里看非遗" 为内容生产提供清晰价值坐标 [6] - 市场主体积极响应政策导向 推出创新题材作品如科幻短剧《我在月球当包工头》(聚焦月球基建工程 获中国国家航天局支持 入围2025年央视网"中国正能量短剧"共创计划)和非遗题材《墨韵新生》(聚焦古画修复 改编自国家图书馆文献修复师小说) [5][6] - 互联网平台片单显示题材多元化覆盖 红果短剧"果燃计划"推出21部精品短剧 涵盖科幻、反诈、非遗及抗战主题 爱奇艺暑期片单包括轻喜剧《成何体统》、演员王丽坤首部微短剧《若熙传》和港风作品《天若有情》 [7] 平台角色与生态建设 - 互联网平台加大对微短剧的投入与资源倾斜 将影响力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促进行业繁荣发展 [8] - 平台通过专题分类、开辟特色剧场、推出假期档片单等方式精准把握内容消费场景 帮助用户从海量市场中高效获取内容 有效拓展用户市场 [8] - 平台可深度参与定制化内容创作(如文旅、非遗、普法、品牌推广题材) 将流量优势、用户洞察与社会价值结合 构建差异化内容生态并摆脱对单一娱乐题材的依赖 [9] - 平台需加强算法管理和场景化消费运营 通过有效分类和主题推荐让存量内容产生增量价值 并强化内容与消费场景的契合度(如春节推亲情社交内容、寒暑假推青春题材)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