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扬大团队发现控制垩白的关键基因
新华日报·2025-07-30 05:26

7月下旬,一场关乎稻米产量和品质的"隐形较量",正在每一粒稻谷内部悄然上演——是粒粒晶莹剔 透,还是会出现恼人的"垩白"?垩白,表现为稻米上不透明的斑块,是稻米胚乳在发育过程中,淀粉颗 粒与蛋白质基质合成节奏失衡所导致的结构性缺陷,是影响稻米外观品质的重要因素。 □ 本报记者叶真 水稻垩白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淀粉与蛋白质作为这一过程的两大主角,其合成速率必须 严丝合缝、高度协同,"论文第一作者,扬州大学农学院教师胡智介绍,"一旦节奏失控,一方慢了半拍 或快了半步,籽粒内部就会形成垩白区域。" 然而,这个庞大生物过程的总"指挥"是谁?背后的分子开关在哪?为了寻找答案,团队开始"大海捞 针"。"首先我们构建了一个核心籼稻种质资源库,之后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标记筛选位点等方法, 锁定了关键基因Chalk9。"胡智解释,他们通过进一步分子试验发现,该基因编码一种E3泛素连接酶, 通过调控OsEBP89转录因子的蛋白稳态,确保淀粉与蛋白质合成"同频共振"。"具体来说,当Chalk9基 因功能减弱,OsEBP89蛋白就会积累更多,就会出现垩白。" 在深入解析Chalk9过程中,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