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防灾减灾考验城市韧性
经济日报·2025-07-30 06:18

公众防灾意识的提升是韧性体系的关键环节。通过社区演练、媒体宣传和学校教育等多种方式,向公众 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让公众掌握在暴雨等灾害来临时的自救要诀,如提前关注天气预报、储备必 要的生活物资、避免前往危险区域等。 近期,北方多地遭遇罕见暴雨侵袭,城市防汛减灾压力陡增,凸显构建韧性防灾体系的紧迫性。 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挑战,需多管齐下构建韧性防汛体系。基础设施改造是第一道防线。针对城市排水 问题,要提升城市排水标准,对老旧排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增加排水能力,减轻减少城市内涝问题。 对于河流堤防,加大加固力度,定期进行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防止溃堤风险。同时,积 极建设海绵城市,通过增加城市绿地、透水铺装等措施,增强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能力。 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网络至关重要。确保食品、药品、救生设备等物资储备充足、种类齐全,并建立高效 的调配机制,保证在灾害发生时,物资能够"调得出、用得上"。可以建立区域性的应急物资储备中心, 实现物资的共享和统一调配,提高物资利用效率。此外,推广巨灾保险也是分散风险的有效手段,通过 推广保险,减轻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所面临的压力。 实践表明,唯有坚持系统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