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德勤孙晓臻:抢占“AI+健康”制高点 寻找差异化生死时速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30 07:27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医疗与制药动态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于7月26至28日在上海举办 主题为"智能时代同球共济" 聚焦AI基础设施和科学智能等10大领域 规模创历届之最 有800余家企业参展 3000余项前沿展品亮相 含40余款大模型和50余款AI终端以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新品 [1] - 多家互联网巨头宣布加速构建"智慧医疗"和"生命科技"生态 驱动医疗影像、智能问诊和AI实验室等细分场景需求激增 [1] AI医疗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中国AI医疗市场预计2025年突破200亿元 2030年突破1000亿元 复合增长率达43.2% 全球AI制药市场有望突破500亿美元 [1] - 全球"AI+医疗"市场年均复合增速预计超过29% 当前规模超过50亿美元 预计2032年达700亿美元 药物发现和医学影像为最重要应用领域 合计占比超50% [3] AI在药物研发中的具体应用 - AI通过整合多组学、文献和数据库大幅提升靶点发现效率 缩短"从概念到验证"周期 并系统评估靶点成药性 优化资源配置 [2] - AI在构建best-in-class分子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通过建模靶点与候选分子的结合位点和动力学特征 发现更优药效构型和给药方案 [2] - AI将I期临床试验成功率从40%-65%提升至80%-90% 并通过生物标志物和人群分层提高早期试验命中率 [6] 行业投资与融资案例 - AI医疗赛道头部企业持续获得资本关注 英矽智能2023年6月完成1.23亿美元E轮融资 晶泰科技年初通过配股和定增融资超30亿元人民币 [4] - 资本逻辑从"早期炒作"转向"平台化能力与商业落地驱动" 项目需聚焦创造临床与成本价值的落地方案 [4] 数据应用与模型差异 - 医院数据可帮助优化研发管线和临床开发策略 加速临床开发进程 但新药研发还需分子结构、作用机制和基因组学等数据集 [4][5] - 通用大模型适用于大众健康管理 如疾病意识提升和健康问题自诊 垂直领域智能体基于更深数据训练 更适合AIDD和AI影像诊断等特定应用 [5] 商业模式与盈利路径 - 中国数字诊断和治疗方法需发展盈利模式 潜在可行模式包括:智能设备医保报销(如华为智能手表)、商业保险支持的疾病管理服务、AI辅助诊断医保报销 [5] - AI辅助诊断报销被纳入最新医保局指南 但需更多证据支持定价和报销范围确定 [5] 企业策略与行业格局演变 - AI推动企业转向"小而快"管线策略 强调快速验证与决策 尤其适合新靶点或高失败率领域 传统药企与AI初创公司界限模糊 [7] - 竞合关系成为主流 出现"平台+临床"组合模式 包括战略投资、联合实验室和联合开发等形式 [7] AI平台技术评估标准 - 药企评估重点从"管线数量"转向"平台学习能力与可持续产能" 核心指标包括:训练数据集广度与质量、模型跨靶点泛化能力、分子临床转化率、模块化适配能力 [8] - 闭环验证系统成为重要价值指标 包括自建自动化实验平台 实现"模型生成-合成验证-反馈修正"一体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