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的高考越来越难了吗?
虎嗅·2025-07-30 09:05

高考难度争议 - 2025年高考结束后出现两极现象:考生普遍反映考题"过于灵活"甚至"教考分离",但高分段人数却创历史新高[1][5] - 教育考试院官方评价强调各科试题"加强基础考察",数学部分题目被表扬为"构建新颖情景"且"需要考生探索尝试"[4] - 教育专家指出高考命题水平总体平稳且难度实际下降,考生不适应的本质是"反刷题"导向的命题改革[6] 学科争议焦点 - 数学科目争议集中在"超前知识"使用问题,专家指出大学数学工具可降维打击但高中知识足够解题[4] - 文言文比重争议持续存在,但教育界共识认为其有助于现代汉语能力提升且难度符合高中生应有水平[8][9][10] - 作文评分体系面临双重挑战:既需防止套题又需保证考生展示空间,部分题目被批"跑道消失"[19][20][22] 考试区分度问题 - 选拔性考试出现异常成绩分布:北京中考为代表的"蘑菇云型"分布凸显高分段扎堆现象[12] - 专家警告盲目降低难度将导致区分度缺失,可能不利于有天赋但粗心的考生群体[12] - 现行制度下分数仍是核心录取依据,区分度下降直接影响人才选拔的科学性与公平性[12] 教学改革趋势 - 高中教学存在速成倾向:重点中学跳过二项式定理证明等本质内容直奔刷题阶段[16] - 高考命题改革正倒逼教学回归学科本质,数学科目对创造性思维要求显著提升[16] - 教育界警惕美国"数学战争"历史教训,降低标准可能导致整体学科能力退化[7] 制度深层矛盾 - 高考承担多重冲突目标:择优与公平、筛选与培养、知识考察与能力评估[23] - 命题改革面临四方博弈:命题人、阅卷人、教师、考生在狭窄空间寻求平衡[22] - 考试难度争议背后是教育体系根本性矛盾,需超越单纯难易讨论进行系统性思考[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