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赤水河禁渔结硕果 长江鲟野外繁殖成长江生态修复样本
长江日报·2025-07-30 09:56

消失20多年的珍稀物种回来了!长江鲟在野外自然繁殖,岩原鲤在激流中划出银光,赤水河人工养 殖区里胭脂鱼和鳗鲡等多种珍稀鱼类健康生长。 7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专家一行深入贵州省赤水河畔。在赤水河观测站的监控大屏上,通过无人机 巡航、水下机器人拍摄、增殖放流实况等科技手段实时呈现,展示着长江十年禁渔实施后的生态奇迹。 持续禁渔,赤水河交出亮眼成绩单。中国科学院水生所副研究员刘飞介绍,到目前为止,赤水河记 录到的鱼类多达160种,其中包括长江鲟、鳗鲡等40余种珍稀特有鱼类。岩原鲤和青石爬鮡等国家重点 保护野生动物的出现率明显增加。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鱼类生态完整性达到"良好"等级,为长江流域最 好水平。 长江十年禁渔现在已进入中期关键节点。在人工繁育、智能监测等一系列科技手段的支撑下,长江 流域珍稀水生物种保护、鱼类资源总体恢复成效显著。最新监测显示,2021—2024年长江流域共监测到 土著鱼类344种,较禁渔前(2017—2020年)增加36种,鱼类小型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据了解,长江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也是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的旗舰物种。受多种因 素影响,本世纪初长江鲟自然繁殖停止。2022年7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