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车舱到元宇宙:中国LED产业的“光”年进化
36氪·2025-07-30 10:45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LED产业已成为全球产能霸主,2025年预计全球70%显示面板来自中国制造,智能手机面板市占率达68.8%[4][5] - 液晶电视面板领域表现突出,2025年Q1全球出货量6300万片,京东方、华星光电和惠科合计占60%份额[5] - 产业面临结构性挑战:低端LED产品深陷价格战,通用照明产值同比下滑4.2%,而Mini/Micro LED等高端领域保持35%-40%高毛利率[6] - 中低端产能过剩严重,2024年行业产能利用率仅65%,中小企业不足50%,库存周期延长至45天[7][8] 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 Mini LED背光技术成为增长引擎,显示性能突破1000尼特峰值亮度和百万级对比度,2028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56亿元[14][16] - Micro LED实现产业化突破:巨量转移效率提升300%,良率超99.995%,6英寸晶圆良率达70%[17][18][22] - 封装技术多样化创新,COB和MIP路线并行发展,COB适合高端商显,MIP适配中等间距产品[19][25] - 上游材料与设备国产化加速,但基板玻璃等核心材料仍依赖进口,Micro LED设备国产化率从10%升至35%[10][56] 应用场景拓展 - 车载显示市场快速爆发,2024年Mini LED背光渗透率0.5%,超越OLED,预计2031年Micro LED透明屏市场规模达84.6亿元[30][31][33] - AR/VR设备推动Micro LED需求,2025年Q1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同比增长216%,Micro LED成为5000+PPI解决方案[36][37][57] - 植物照明市场高速增长,光配方技术提升作物产量30%-50%,2029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3.11亿美元[39][40][41] - 商业显示领域创新应用涌现,Mini LED直显模块支持2000尼特亮度,户外广告屏渗透率提升至18%[38] 投资与政策支持 - 2024-2025年融资聚焦技术瓶颈,60%资金投向巨量转移设备、特种衬底材料等关键环节[54][55] - 政府引导基金深度参与,厦门投资50亿元建设G6巨量转移中试平台,上海推进12英寸透明衬底晶圆产线[55] - Micro LED被纳入"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湖北三安Mini/Micro显示项目已投入27.2亿元[59][71] - 投资逻辑围绕设备国产替代、微显示解决方案和高增长场景绑定,AR眼镜全彩模组单价超200美元[65][69] 全球竞争与未来展望 - 中国LED产业从规模优势转向创新驱动,2025年Mini/Micro LED研发投入增速预计达25%[51] - 高端领域利润贡献提升,2028年智能照明、车用LED等将占行业60%以上利润[51] - 国际专利壁垒构成挑战,欧美企业在Micro LED核心专利持有量占优,形成"专利合围"[45] - 产业升级路径包括构建产学研创新体、探索"产品即服务"商业模式和全球化韧性布局[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