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推动传统“制造”迈向高附加值“质造”
山西省产业链质量升级模式 - 创新构建"标准引领—NQI升级—数智赋能—协同联动"系统化模式破解产业升级难题 [1] - 通过标准化引领产业高端化 智能纺织机械领域主导制定国家标准11项和行业标准24项并攻克23项卡脖子技术 [1] -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制定国家标准5项 打通技术—专利—标准—产业高效转化通道 [1]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赋能成效 - 风电装备龙头企业依托国家级质检中心实现检测结果国际互认 推动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2] - 法兰锻件产业通过全链条质量诊断方案将产品缺陷率从3%以上降至1%以下 [2] - 法兰锻件企业准时交货率从不足80%跃升至95%以上 客户投诉率下降60%至低于0.5% [2]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果 - 中车大同电力机车建成全流程数字化质量管控体系 实现过程预防性管控和零部件追溯 [3] - 外部质量损失率年均下降超10% 机车零公里质量问题从每台18项降至2.2项 [3] - 一次交验合格率稳定在98.6%高位 [3] 产业链协同创新效应 - 高端装备制造链23家企业组建联合攻关组 将焊接合格率从90%提升至97% [4] - 第三代半导体链为30余家企业解决17项技术难题 核心原料合格率从92%跃升至98% [4] - 智能纺织机械链通过飞检制度整改120余项问题 关键配套件合格率从90%提至96% [4] - 跨链质量联盟推动高端装备与风电装备产业链协同增收超200亿元 [4] - 智能纺织机械产业链年产值突破50亿元 海外订单同比增长3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