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从舞台“动起来”向工厂“用起来” 提“智”向“新”点燃智能经济新引擎
行业定义与特点 - 保姆机器人是一种具备自主性与具身性的智能系统 可执行护理辅助 健康监测和社交陪伴等任务 [9] - 技术发展将推动保姆机器人进化出多源感知 自主决策 人机协同和自进化等显著特点 [10] 市场驱动因素 -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 占总人口22% 预计2035年突破4亿 占比超30% [12] - 人口老龄化加速使居家照护和生活辅助刚性需求持续增长 [14] - 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层出不穷 包括AI手机 AI电脑和AI眼镜等 [31] 应用场景 - 主要覆盖智慧康养 智能家居 家庭教育和社区管家四大垂类赛道 [5] - 人形机器人应用扩展至工业制造 物流运输 零售 娱乐产业及教育领域 [29] - 具体应用包括街头交通协管 生产线作业和饮料供应等服务 [29] 成本与普及预期 - 保姆机器人成本将以每年15%-20%幅度降低 [15] - 预计5年内普通家庭花费5万元可购买基本功能机型 [18] - 使用5年成本仅为住家保姆成本的七分之一 [18] 技术发展现状 - 人形机器人实现站得住 走得稳 跑得快 从实验室迈向规模化量产 [21] - 宇树科技G1格斗机器人可流畅完成拳击动作 [24] - 百度推出具备决策能力的"数字人" 其虚拟主播带货表现优于真人 [24] 产业规模预测 - 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在"十五五"时期将增长至4000亿元左右 [21] - 智能经济有望推动全球GDP年增长率提高一个百分点 [31] 创新成果展示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3000余项前沿展品及100余款首发新品 [22] -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十项"AI+科学"成果 覆盖量子计算 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