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人寿赋能治理现代化:从“山西实践”到“中国方案”的创新启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25-07-30 16:47

核心观点 - 保险机制深度融入社会治理体系 成为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力量 中国人寿通过综合金融优势在医疗保障 养老保障 环境治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2][3] - 公司通过具体实践如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 林业保险 综合金融服务站等 形成可复制的"保险赋能治理"模式 从区域探索升华为全国性解决方案 [4][5][6][11] 业务实践与成效 - 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机制累计救助23596人次 垫付金额超7.16亿元 实现24小时内审核垫付 并将救助范围扩展至非机动车事故 [4] - 林业保险为4028万亩生态林木提供441亿元风险保障 为8700余名护林员提供138亿元风险保障 并通过卫星遥感 铁塔监控 无人机巡检将火灾预警响应缩短至60秒内 [5] - "百区百镇"项目覆盖68个县域100个乡镇 单个网点年均服务农户达9000人次 累计创造1021个就业岗位 [6] - 企业风险减量服务累计排查安全生产隐患超150万件 2025年上半年发送灾害预警信息超1000万条 完成160次大灾应急演练 [7][11]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4年中国人寿财险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 成为继总资产 保费规模后第三个千亿指标 位列全球TOP 50财险公司第36位 [2] - 2025年上半年全集团新增保险保障金额超450万亿元 赔付支出2372亿元(同比增长14.7%) 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投资规模超5万亿元 [10] - 财险公司服务中小微企业84.98万家 提供风险保障59.1万亿元 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支持1427家企业获融资46.41亿元 [11] 产品创新与覆盖范围 - "惠民保"项目覆盖超350个 提供风险保障69万亿元 "惠军保"为1784万人次退役军人提供57万亿元保障 "惠工保"为近百万职工提供超3万亿元保障 [10] - 创新推出古树名木保险 野生动物致害责任险 森林碳汇遥感指数保险等产品 构建多元化保险服务体系 [5][11] - 为121万农民工提供605亿元工资保障 为建筑企业缓释工资支付保证金60.5亿元 为新市民群体提供风险保障超1300亿元 [10] 战略定位与社会价值 - 公司立足金融保险"两器三网"功能定位 将保险机制嵌入国家治理体系 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 [1][2][8] - 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协同模式 形成科技赋能 风险减量的治理新格局 实现从事后补偿向事前预防的转型 [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