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贷不良年度透视:消费贷占比攀升,投资者偏好“大包小户”资产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30 17:57
不良贷款转让市场总体情况 - 2024年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额达2258亿元(未偿本息口径),创历史新高 [1] - 银登中心已开设1004个业务账户,覆盖337家机构,成为市场关键基础设施 [1] - 转让公告包含贷款笔数、本金余额、逾期天数等核心指标,提供丰富数据支持 [1] 业务结构分析 - 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占比达70.1%(1583.5亿元),是对公业务总和的2.3倍 [2] - 个人消费类不良贷款呈现三大特征:短账龄项目占比提升、多为已核销资产、未诉讼资产数量上升 [2] - 借款人画像:授信额度集中在30万元以内,年龄以40-45岁为主,华东地区占比超30% [2] 交易机制与价格趋势 - 多轮竞价方式占比超90%,平均合格意向受让方接近5家 [3] - 转让价格与逾期时间负相关:逾期1年内折扣率11%,5年以上仅2.5%,价差超4倍 [3] - 投资者偏好规模大但户均小的资产包,30-50岁借款人资产更受青睐 [3] 参与主体变化 - 出让方结构多元化:股份制银行占比下降,国有大行、城商行、消费金融公司份额提升 [4] - 信托公司首次入场,光大兴陇信托完成首单3亿元个人不良贷款转让 [5] - 受让方中地方AMC仍为主力,全国性AMC加速入场,信达首次进入前十活跃榜单 [5] 市场发展与数字化建设 - 行业预计2025年将有更多类型参与者加入,推动处置效率提升 [6] - 银登中心计划上线移动应用程序,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市场透明度和服务效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