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单周涨超10%,半夏李蓓迎来顺风期,提示银行股风险大于机遇
搜狐财经·2025-07-30 18:25

公司近期业绩表现 - 半夏投资旗下产品在7月18日至7月25日单周实现大幅上涨,其中半夏平衡宏观对冲单周涨幅达10.88%,半夏宏观对冲系列涨幅约7.3% [2] - 单周大涨推动年内业绩显著回温,半夏平衡宏观对冲系列年内业绩回升至22%附近,半夏宏观对冲系列年内业绩回升至14%附近 [2] - 在宏观对冲基金整体表现平淡的背景下,公司20%的年内业绩表现亮眼,对比其他基金如去年收益50%的凯丰宏观对冲和收益88%的泓湖稳健,今年收益均在10%以内 [2] 公司近期投资策略调整 - 6月份公司减配了黄金,因全球稳定币规模加速,对黄金配置需求产生分流效应 [2] - 公司重新配置了一部分中短期国债期货,因银行间资金面平稳且回购利率稳定在低位 [2] - 公司在工业商品领域持有一定水平的净多仓 [2] - 权益类资产配置与上月相同,长线持仓保持40%的个股多头持仓,其中80%以上持仓具备顺周期、高股息、低市净率特征;中线持仓保持15%-20%的股指期货多仓,看重高贴水提供的保护 [2] 公司历史投资观点与业绩回顾 - 过去三年公司多次公开看好A股权益资产,尤其青睐顺周期、高股息、低市净率资产 [3] - 2023年公司旗下半夏宏观对冲产品下跌15%,2024年该产品全年仍亏损0.87% [3] - 截至今年1月,公司管理规模回落至50亿至100亿区间,不足百亿 [3] - 从去年9月24日行情至今年五月,公司净值变动不大,错过了小微盘、消费、科技、创新药等市场行情 [3] 公司管理层反思与策略局限 - 公司管理层反思对科技、细分消费和医药行业缺乏深度研究,因此基本不投资,并认为这是主动取舍,未来3年该策略大概率保持不变 [3] - 公司管理层反思此前个股研究不够深入,看好行业时多采取一篮子投资方法,类似行业ETF,导致只能捕捉行业趋势而难以获得个股层面的超额收益 [4] - 公司管理层反思对外资行为模式理解不够深入,未能预判到2023年中国股市最大的驱动因素是外资持续大幅撤出 [5] 公司对特定行业的风险提示 - 公司连续多月提示银行股风险,认为整个银行体系的坏账风险正在快速上升,当前持有银行股风险大于收益 [5] - 公司已在第二季度完全减仓银行股,此前持有超过10%的银行股仓位 [5] - 公司分析认为二季度银行股上涨主要由保险的OCI账户推动,并指出当前买入银行股的保险资金与20-21年在地产周期高位买入地产股和地产债的为同一批资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