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提醒 | “奖学金到账”?这类电话短信可能是陷阱!
齐鲁晚报·2025-07-30 18:27
高考放榜季诈骗防范 核心观点 - 高考成绩公布后,诈骗分子利用考生及家长心理,通过虚假奖学金、内部录取名额、助学贷款等名义实施诈骗 [4][5][6] 高发骗局类型 - "奖学金"钓鱼局:冒充教育局或学校,以发放补贴/助学金为由,诱导点击链接填写银行卡信息(注:官方绝不会通过短信索要此类信息) [5] - "内部名额"忽悠局:谎称可通过特殊渠道录取并伪造通知书,实际要求支付"保证金"或"指标费" [6] - "助学贷款"陷阱局:发送低息贷款短信,链接内含木马程序,可能导致银行卡资金被盗 [6] 安全防范措施 - 查分渠道:仅通过教育部门官方公布的网址/APP查分,避免点击陌生链接或填写个人信息 [8][9] - 收费识别:正规录取不收取任何费用,凡要求"交钱办入学"均为诈骗 [10] - 信息核实:接到助学金电话时,需通过学校/教育局官方电话核实,勿轻信私人号码承诺 [11] - 网站验证:登录教育部门网站需从官网认证入口进入,转账前需核对银行账号真实性 [12][13] - 高校资质查询:通过教育部官网"全国高等学校名单"确认招生资格,识别山寨网站 [14][15] 行业行动 - 银联通过反诈宣传提醒考生及家长防范诈骗,强调官方信息渠道的重要性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