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2025财年营收达259.02亿元同比增长11.58% 归母净利润35.14亿元同比增长14.31% 营收和利润连续9年创新高 [1] - 品牌羽绒服业务收入216.68亿元占总收入83.7% 贴牌加工业务收入33.73亿元占比13.0% [11] - 主品牌波司登收入184.81亿元占比71.3% 雪中飞品牌收入22.06亿元 冰洁品牌收入1.27亿元 [12] - 整体毛利率下降2.3个百分点至57.3% 其中羽绒服业务毛利率下降1.6个百分点 [25] 价格战略演变 - 核心产品均价从2017年1000元升至2024年1800-3000元区间 支撑250亿营收规模 [5] - 2018年提价幅度达30%-40% 千元以上产品占比提升至63.8% 千元以下产品占比降至不足20% [7] - 登峰系列价格超万元但销量低迷 极寒系列下探至6000元价位销量仅三位数 [4] - 线上热销产品集中在200-1000元区间 天猫旗舰店销量最高产品价格为939元/299元/199元 [22] 品牌转型策略 - 2018年重新聚焦羽绒服主业 三年内砍掉12个非核心品牌 [12] - 通过国际时装周走秀(纽约/米兰) 名人合作(安妮海瑟薇/高缇耶)及明星站台(李宇春/杨幂)提升品牌形象 [7] - 广告语强调"专注羽绒服43年"和"畅销全球72国" 产品线扩展至登峰/极寒/泡芙/高端户外等系列 [8] - 2023-2024年通过云端大秀(上海中心)和极寒时装秀(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强化品牌曝光 [9] 渠道与运营 - 线下开设高端旗舰店入驻繁华商圈 线上拓展多平台销售并构建云体系 [8] - 库存周转天数118天同比增加3天 存货金额从31.97亿元升至39.51亿元 [25] - 销售费用占比从2020财年35.08%降至2025财年32.9% 绝对金额从42.76亿元增至85.24亿元 [10] 管理层与传承 - 创始人高德康负责战略规划 妻子梅冬担任执行总裁主导战略落地和运营管理 [13] - 梅冬推动品类拓展(冲锋衣/防晒服)以应对羽绒服高端化瓶颈 [15] - 儿子高晓东分管业务仅占集团营收0.9% 曾主导的伦敦旗舰店及男装业务均告失败 [17] 行业竞争环境 - 国际品牌加拿大鹅/Moncler/始祖鸟/迪桑特/lululemon占据高端市场 [20] - 国产品牌天空人SKYPEOPLE定价达7000元 高梵推出2000-6000元黑金系列 李宁/安踏等运动品牌推出高价单品 [20] - 市场调研显示消费者可接受价格集中在200-1000元 401-600元占比最高 [22] 产品与研发挑战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4942条负面反馈 主要涉及开胶跑绒/质检不合格等问题 [23] - 行业普遍存在10倍以上定价溢价 羽绒服生产成本约100元 [23] - 公司未否认研发投入偏低质疑 强调"品牌自信是最高领导力" [23]
年入250亿,波司登让中产又爱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