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年内公募自购近50亿元 被动指数基金受青睐
证券日报·2025-07-31 01:13

公募行业自购动态 - 今年以来126家公募机构合计净申购旗下产品49.66亿元 其中权益类基金自购额达22.98亿元占比46.28% 债券型基金以22.35亿元自购额紧随其后 [1] - 被动指数型基金以10.26亿元自购规模成为权益类中最受机构青睐品种 在总自购额中占比达20.65% [1] - 方正富邦基金7月24日起陆续运用固有资金自购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 自购金额合计不少于2500万元 承诺持有期限不低于一年 这是该公司年内第二次自购 此前4月25日已认购500万元方正富邦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 [1] - 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7月初公告将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大成洞察优势混合 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 [1] 指数基金发展优势 - 指数基金(尤其被动型)管理费率通常较低 对基金公司而言自购资金长期持有成本更低 且无须支付高额投研费用 优化了公司自有资金的费用效益比率 [2] - 指数产品通过复制一揽子成分股能有效分散单一股票风险 抗波动能力较强 适合长期稳定配置 [2] - 指数产品具有流动性较好 透明性较高等优势 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任 [2] - 指数产品具备"低成本+低风险+高透明度+政策红利"优势 自购该类产品既有助于公募机构自有资金稳中求进 又契合行业向被动投资转型趋势 [3] 政策与行业影响 - 《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到要强化指数基金资产配置功能 稳步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 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更加便利渠道 助力构建资本市场"长钱长投"生态 [2] - 伴随ESG 跨境指数等创新标的涌现 指数产品的自购规模或将进一步扩容 [3] - 基金公司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能向市场传递对自身投资管理能力和产品价值的信心 有助于稳定投资者预期 增强持有信心 [2] - 自购行为能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激励投研团队更专注于长期业绩表现 同时在市场波动期为产品提供流动性支持 助力规模稳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