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反内卷”:突围之困与破局之路
上海证券报·2025-07-31 02:03
行业竞争现状 - 银行业面临激烈价格竞争,消费贷利率曾低至2.6%,经营贷利率低至2.5%左右 [3][4] - 部分银行通过“返点”和高息揽储等隐蔽方式争夺客户,导致净息差降至1.43% [4][5] -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各类银行在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方案上相互模仿,差异化难度大 [5] 内卷成因分析 - 宏观层面,LPR机制改革压缩银行定价空间,监管要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导致部分银行通过降价完成任务 [6] - 微观层面,银行陷入“囚徒困境”,担心竞争对手降价而选择跟进,甚至主动降价 [6] - 外部环境上,大型企业客户议价能力增强,推动银行竞相压价,削弱银行议价权 [7] - 内部机制上,银行在产品设计、服务能力等方面差异不大,价格成为关键竞争手段 [7] 破局方向与建议 - 专家建议推动形成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机构体系,各类机构应立足自身定位提供差异化服务 [2][8] - 国有银行应强化“系统重要性银行”职能,限制非理性规模扩张;中小银行应聚焦本地特色产业,开发特色信贷产品 [8] - 银行业绩考核需从规模导向转向质量效益导向,纳入风险调整收益率、客户价值贡献等指标 [8][9] - 银行需重构商业模式,从规模驱动转向价值驱动,注重单客户盈利能力提升和发展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9] - 自律组织应完善行业自律公约,明确价格行为底线,建立违约惩戒机制和定价信息交流平台 [9]